威廉希尔足球教师吕奇奇副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石油领域重要期刊《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发表题为《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 of gravity flow channel - lobe complex in a depression lake basin: A case study of Chang 7 Member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 NW China》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的资助。
该研究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微古地貌环境中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在采用印模法对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形态进行恢复的基础上,精细刻画各微古地貌单元,并结合露头、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形态为东北部宽缓、西南部陡窄的不对称坳陷形态,盆内主要发育古缓坡、古斜坡和古洼地3个次级古地貌单元,再进一步细分为凸起、沟槽、坡折带、湖底平原、湖底深洼、古沟道、湖底古脊和湖底古隆8种微地貌单元;(2)长7段主要发育9种岩相类型、4种岩相垂向组合方式,依据岩相组成和岩相垂向组合,重力流沉积进一步细分为限制性水道、非限制性水道、天然堤、水道间、朵叶体5种沉积微相类型;(3)古地貌对长7段沉积物源方向、沉积微相类型和空间展布、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论文链接:https://link.cnki.net/urlid/11.2360.te.20221020.1136.004
图1 研究区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单元及剖面图
图2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重力流水道-朵叶复合体沉积模式图
图3 论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