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足球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邓亚梅同学在公司肖传桃教授的指导下,在地球科学与地质学领域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上发表题为“奥陶纪微生物岩研究进展”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以奥陶纪微生物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焦国内外微生物岩研究的前沿热点,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奥陶纪微生物岩的研究。主要从奥陶纪古地理特征、微生物岩的类型、微生物岩的时空分布、微生物岩演替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认为奥陶纪微生物岩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阿根廷、加拿大、瑞典、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图1)。对全球奥陶纪微生物岩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出微生物岩在整个奥陶纪均有出现(图2),叠层石形成于潮上带下部—潮间带—浅水潮下带,形态从层状、波状、丘状到柱状反映,水体能量的增大;核形石形成于潮间带—浅水潮下带环境,水体能量比叠层石高;凝块石主要为网状、树枝状、迷宫状等,主要沉积在浅水潮下带—深水潮下带—礁滩相区域,可能表示对叠层石的取代。讨论了微生物岩演替与后生动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奥陶纪海相微生物岩的演替与奥陶纪后生动物辐射是存在某种关联的,即不同的古大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发生的时间略有差异,在早-中奥陶世之后,随着平底底栖生物和骨骼造礁生物的增多,生物礁广泛发育,微生物岩丰度逐渐减少(图3)。并对现阶段奥陶纪海相微生物岩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海相微生物岩发育的微生物群落类型和组构演化等微观因素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图1(a)全球主板块位置分布图(修改自Torsvik and Cocks,2016);(b)奥陶纪主板块古地理位置及微生物岩主要分布地区图(修改自Hu et al.,2021)
图2 全球奥陶纪时期微生物岩沉积环境模式图(修改自杨孝群和李忠,2018)
图3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数据显示的属级多样性趋势、微生物岩类型变化及δ13Ccarb和δ18Ophos分析图(修改自Servais and Harper,2018)
图4 论文首页